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于2019年03月开工建设,项目应用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高新区,通过采取硬件水平升级+信息化平台搭建+专业常态化管家服务的方式多管齐下,通过污水系统全面改造、建设危废收集中转中心、活性炭再生中心、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站、工况全流程监测等一系列子项目建设,提高园区三废监测及管理能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将所有监管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预警,配合定期走航监测、三废运营管理、专家问诊、环保培训等一系列辅助手段,实现园区生产、环保、安全、应急一体化管理。本项目于2020年入选“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
二、主要工艺及技术简介
(一)工艺流程
本项目由多个子项目串联组成,其中主要建设项目中包括软件及硬件部分。
1、软件部分:
针对硬件水平提升后增加的各种监测数据及园区运行信息,建设南雄工业园智慧平台,通过一个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平台,以互联物联为支撑,将信息感知、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三个层面,建立园区一体化管理系统。
2、硬件部分:
(1)污水处置能力提升:考虑化工园区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采取BFBR立体生态反应工艺,在不增加污水处理厂占地的情况下,通过合理优化分区,形成不同反应器,并在反应器内增加生物膜系统,配套人工根系填料系统,实现出水水质提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
(2)活性炭再生中心:配合园区内企业VOC治理优化,针对园区内大部分企业治理工艺中均有采用的活性炭吸附工艺,建设活性炭再生中心。再生中心采取高温活化工艺,活化炉配套高温二燃室,将废活性炭活化转性成为再生炭的同时,利用高温(超过1100℃)将VOC等有机污染物彻底焚毁去除(焚毁率超过99.99%)。
(3)危废收集中转中心:针对园区各企业危废少、散、乱的现象,建设危废收集中转中心,中心按照危废项目暂存库规格建设,可实现将园区内各产废企业产生的危废进行统一收集、统一管理、统一外运处置。
(4)环境空气监测站:为实现园区环境实时监测,建设6个环境空气监测站,采用FID系统,实现全天候无人化自动采样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慧平台,提高了对园区的空气质量的监控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完善度、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度。
(5)工况全流程监测:采用经济性的用电及开关多重监测体系,为所有园区内企业打造生产及环保工况实时监测系统,确保生产与环保设施运转率匹配,并将相关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慧平台,使得环保监管部门和企业及时掌握监测数据。
3、工艺流程
(1)污水处置
本项目采用“混凝沉淀+气浮+臭氧氧化+BFBR立体生态反应+生化混凝和物化混凝+消毒”的组合处理工艺,对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进出水流顺序由原“气浮+微电解+混凝沉淀”改为“混凝沉淀+气浮+臭氧氧化”,pH调整池和微电解池整体改造为臭氧氧化池,清水池、反应池和混凝池改造为消毒池;分批次将现状酸化水解池和活性污泥池,清理并改造为BFBR立体生态反应池,并对工艺中的配套设备进行电气自动控制。
(2)活性炭再生中心
本项目废活性炭再生系统由进料系统、活化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急冷装置和烟气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主体设备为活化炉、二燃室、急冷塔、余热锅炉、旋风分离器、喷淋洗涤塔、活性炭吸附塔及烟囱组成。
(3)危废收集中转中心
本项目对南雄高新区企业产生的7大类危险废物进行统一回收、储存,不对其加工、再生利用,定期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公司进一步处置。同时配套互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产废企业、危废收集中转中心、处置企业联单微循环管理,达到全过程监控的目的。
(4)环境空气监测站
环境空气监测站可分析环境空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苯系物、臭氧、气象参数等,环境空气样品采集系统使用六位多通阀进样,样品前端有高效在线富集和脱附系统,一次采样可分析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所有的目标分析物均能很好的分析和检测,根据各种目标分析物的标准色谱图进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臭氧仪器采用双光室检测系统对臭氧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5)工况全流程监测
本系统通过生产设备工况采集器、末端处理设备工况采集器实时采集企业生产设备以及污染治理设备运行状态,并通过数据采集处理模组将所有的生产设备、治理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进行汇总,传输到监管平台。
(二)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1、污水处置能力提升
(1)合理分段分区,提高生物降解性能,最大程度的分解污染物,出水水质可全面达标;
(2)BFBR工艺则根据观察所得的氨氮、硝酸盐氮变化规律,在非末端取水回流,保证硝化液中氨氮、硝酸盐氮浓度同时,控制污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3)反应精细化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远程监控;
(4)专利人工根系填料解决常规填料使用寿命短、脱挂膜困难、安装复杂、检修困难的不足;
(5)外排剩余污泥少,实现污泥源头减量,且脱水容易,无异味。
图1 污水厂项目工艺流程图
2、活性炭再生中心
(1)活化炉烟气在二燃室(温度≥1100℃)停留时间>2秒;
(2)二燃室出口烟气中氧含量6-10%(干气);
(3)二燃室焚毁去除率≥99.99%;
(4)二燃室燃烧效率>99.9%;
(5)活化炉处理规模:66.67吨/天(按照300天计算);
(6)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
图2 活性炭再生工艺流程图
3、危废收集中转中心
本项目主要是将园区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储存,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将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在容器内,危废收集中转中心定期派车辆回收已存储的容器,收集危险废物的专车直接运输到厂区。待存储内的危险废物储存至一定量后,由危废收集中转中心直接委托具有危废运输和处置资质的公司派车到厂区接收,并进行收集。
4、环境空气监测站
(1)系统采用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系统采用高精度电子压力/流量控制;
(3)系统具有十个或以上独立控制加热区控制功能;
(4)系统数据采集频率:最高200HZ;
(5)系统具有出色的定量分析功能。
图3 VOCs环境空气监测站设备
5、工况全流程监测
(1)系统主要包括监测排/送风系统的电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电量等运行状态参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系统;
(2)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感知、GPRS无线通讯技术及GIS技术等,实现对分散工厂企业排/送风系统的集中监管;
(3)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排/送风系统的电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电量的工作状态等信息,使得环保监管部门和企业及时掌握监测数据。
图4 企业工况全流程监测系统
三、案例效果
一是环境效益方面,项目实施后,园区周边环境得到改善,项目建成后实现全优天数2021年相对2018年增幅超过50%。园区周边投诉率下降超过90%。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方面,项目实施后,企业管理成本降低,固废集中管理后园区内固废处置总成本预计降低超200万元/年,活性炭集中再生项目为园区内企业预计减少废活性炭处置量达70%,节约活性炭更换成本超过1000万元/年。
三是政府工作能效方面,项目实施后,缩短了安全环保应急管理流程,政府管理效率提升;提高园区企业及周边居民满意度,提升园区活力。
四、申报单位
南雄境园环境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