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东盟国际先进环保技术转移平台!
首页 > 技术展厅 > 项目展示 > 详情
技术案例丨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路径设计与评估
所属分类:项目展示
行业领域:其他领域
摘要描述:来源: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应用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发挥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效率,降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突破本身在发展程度上已经高度开发、在空间上相对分散、在园区规模上相对较小等劣势,通过全产业链生态化、产业协作“自净”、科技创新支撑、制度创新助力,走出一条贯通园区内外、融通产业链条的生态工业南沙道路。

  二、主要工艺及技术简介

  (一)工艺流程

  1、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生态产业链网

  首先,从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的微观层面着手,重点抓园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中,通过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管道蒸汽替代天然气锅炉、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改善工业生产过程的用能效率,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的持续下降。

  其次,在中观层面,构建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围绕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服务进行产业链延伸,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业对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为汽车、现代服务业提供前后端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业集群、汽车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集群之间的产业关联。

  第三,在园区与社会交换的宏观层面,以政府引导为主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在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待开发工业用地不足的情况下,以园区为中心,在园区内部万顷沙片区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在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布局广汽丰田汽车四期、五期及其汽车零配件项目,依托沙仔岛,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全方位布局,引导汽车服务业集聚,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图1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生态产业链网 

  2、强化港澳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在南沙建立港澳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平台。在产业融合创新方面,晶科电子等电子信息业企业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联晶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融链企业落户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内,实现园区内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之间的产业链条相互融通。

图2 港澳科技成果转化

  (二)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1)补链:打造生产、产品、物流和空间全链式生态产业

  持续生产改造,建设绿色生态工厂。从能源及碳排放管理、大气污染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管理等四个要点入手,在汽车制造全产业链打造环境友好型“绿色工程”。园区内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有15家企业先后荣获省、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

  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生态产品。园区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不断提高汽车零配件及整车产品的绿色、低碳、生态水平,实现绿色生产和产出绿色产品。

  推行绿色物流,实现产品低碳运输。通过核心零配件供应商的“就近配套”与“同步生产、同步物流”模式,园区内15家核心一级供应商每年向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占到其总采购规模的三分之一,实现原材料的绿色运输。通过实施场内物流“去中心化”改善和“低碳物流”方针,逐步降低产品物流的能耗强度,实现产品的绿色运输。

  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绿色发展空间。在创建期间,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园区生态产业方向规划,对部分不符合园区生态工业发展方向的、低能效、高污染企业实施淘汰,为园区生态工业发展腾出空间。

  (2)强链:强化企业协同治理,促进产业链低碳化、生态化

  南沙开发区生态工业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协作“自净”,通过企业间协作践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和资源能源梯级利用,通过绿色采购在产业链上传导生态工业和绿色供应链要求。

  企业间污染治理协作,提高企业治污效率。为进一步减少废物排放,南沙开发区内企业间通过产业链上固体废物回用与综合利用、废水协作治理等污染治理合作,减少园区工业生产的固体废物、废水等的排放,提高生产的资源效率。广州捷士多铝合金有限公司为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提供生产原料铝液,同时回收发动机次品和边角料制作铝液;广汽丰田有限公司接收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广州捷士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后100%循环利用,实现整体废水零排放。

  开展绿色采购,通过产业链网传导绿色生态要求。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实施《绿色采购指南》,供应商积极主动消除或削减铅、镉、汞、六价铬等10种环境负荷物质,减少CO2和VOCs排放量等。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借鉴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的产业链“自净”经验,提升产业链绿色生态化水平。

  主动构建绿色生产交流平台,推动绿色生产。园区企业构建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包括生产供应商大会、品质月活动、供应商环境交流会等组成的绿色生态工业交流平台,有效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提高绿色生产水平。

  (3)延链:加强横向纵向产业融合,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网

  依托延链,生态工业发展融合园区内外。南沙开发区主动突破园区物理限制,开展产业链优化、延长,已经初步形成以开发区内黄阁国际汽车智能制造和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两个核心区,区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先导示范区、国际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沙仔岛国际汽车展销贸易窗口共同组成的生态产业链条。

  依托联链,生态产业发展融合形成链网。园区通过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在寻求产业集群内部之间物质交换、能量梯级利用链接潜力的同时,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业对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为汽车、现代服务业提供前后端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业集群、汽车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集群之间的产业关联。

  (4)智链:强化制度创新与资源联通,加速产业链条间融通

  粤港澳科技创新就地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领先国际的科研及教育优势,累计获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等领域科研项目超800项,其主要科技成果在开发区内就地转化,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园区现代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园区发展的质量、潜力与驱动力。

  制度创新助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南沙近7年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商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3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模式和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等三项创新经验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试点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从取得用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最快15个工作日完成,最大限度放宽准入、放开准营;推出“一口受理”口受证联办新模式,实现“照、章、税、金、保”天(7小时)办结,银行基本户开户2天完成,除特殊审查事项外的准营事项,均可实现3天办结,实现准入和准营的同步提速;实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一项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超亿元。制度改革创新为南沙开发区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大幅提高园区产业生态化、绿色水平。

  科技创新加速产业链条融通,促进智能制造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与主导产业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之间的产业链条逐步融通,为南沙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促进汽车制造产业链向智能化、多样化延伸。

  三、案例效果

  一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20年,南沙经开区在南沙行政区陆域面积3.44%的土地上,创造出超过全区一半的工业产值,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15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全区的53%;实现工业增加值354.1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全区的53%。

  二是产业共生效果显现。建设规划实施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构建生态工业链项目数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两项产业共生类指标均已达标。新增构建生态工业链项目数量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1.33 倍,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1.34 倍。

  三是工业生态化程度较高。2020 年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高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8倍,综合能耗弹性系数和新鲜水耗弹性系数远小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约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十分之一,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约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四分之一。

  四是园区环境治理水平高。在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的前提下,实现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实现主要污染弹性系数远小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2.16倍,碳减排效果明显;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不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六分之一;绿化覆盖率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的 2.61倍。

  四、申报单位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立即咨询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咨询内容
*验证码
×

登陆先进环保技术转移平台技术展厅系统

电话

0771-3222595
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