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深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桂林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桂林经开区“环保管家”通过“生态环境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线监测园区企业相关数据。(桂林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启动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是全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即日起,本报推出《美丽桂林,我是行动者》栏目,立足桂林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六类主体,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态文明故事,报道绿色发展先进经验,展示美丽桂林风采。
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活跃在企业废水排口、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多个管网汇水节点,建立起企业水、气排放快件检测及信息管理平台,掌握企业水、气排放情况;他们在企业水污染排放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水质采样、排查溯源,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工艺,确保水质稳定排放;他们免费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减少企业因管理和技术不熟而造成环保设施建设浪费、运行不规范,进而面临超标排放被处罚的风险……
他们,就是桂林经开区“环保管家”团队成员。
近年来,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绿色园区,桂林经开区引入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托管服务(即“环保管家”),通过因地制宜配套基础设施、加强不同行业污水的分级分类处理、建设数字化环境监测网络、构建“人防+技防”的环境监管机制等措施精准发力,有力推动了园区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引进“环保管家”
2021年,为进一步提高桂林经开区生态环境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水平,经开区管委会研究引进“环保管家”服务。2022年2月,项目正式开始实施。
据桂林经开区生态环境局主管申晓敏回忆,在引进“环保管家”服务之前,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复杂,且部分企业为适应市场持续技改、扩建、调整等带来的生产及排放动态变化较快,园区当时的环境监管力量难以及时跟进相关情况。“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开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区域环境托管服务新模式,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就先后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市环保产业协会及多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沟通探讨,综合考虑后认为‘环境综合托管服务模式’,也就是我们简称的‘环保管家’,与桂林经开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契合。”
最初,“环保管家”服务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园区及企业实际,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智慧化技术,迅速搭建并运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借鉴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管理的经验,建立了18家园区废水重点企业、3个泵站、6个污水主管网节点、1个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数据库,绘制出园区环保“一张网”。
申晓敏告诉记者:“项目采用网格化在线监测与实时视频监控体系对废水进行秒级监控的监管模式,是全国首例。”
同时,项目建立起“平台预警+现场核查+快速处置”的管理机制,创立“在线实时监管,平台统筹调度,巡查人员精准管控”的信息化、智慧化环保管理新模式,对园区和企业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管家服务,有效提升了园区和企业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一企一档”,人机联动靶向溯源
“环保管家”傅荣幸是在2022年项目实施之初加入桂林经开区“环保管家”服务团队的。
三年来,他与团队的其他成员坚持常态化开展企业信息收集、污染源现场核查等工作,针对园区58家排污单位逐一建立“一企一档”,制定重点企业“问题清单”,并逐个制定解决方案推动问题解决。
傅荣幸告诉记者,他们将园区内的企业按污染值分成ABC三类,A类企业每天必须前往实地巡查一次,B类企业每周实地巡查一次,C类企业每个月实地巡查一次。“进出水状态、设施设备健康状态、生化系统健康状态以及企业生产情况我们都要考察清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自项目实施以来,服务团队累计开展企业巡查近1500次,主动服务企业500余次,督促企业持续改进,有效提升了企业污染治理能力。
不仅如此,他们还与智慧平台人机联通,接收“生态环境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线监测因子出现异常数据时自动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时前往现场进行水质采样、排查溯源,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工艺,确保水质稳定排放。
傅荣幸介绍说,“环保管家”还全过程为企业提供环境影响评价预审核、环境问题诊断、污染物治理技术指导、排污许可证申请及填报、环保验收以及政策性资金申报等指导服务。
据了解,项目启动至今,桂林经开区“环保管家”服务团队共为恒保健康防护、澳林制药、日盛水务、圆心食品、华源等企业免费解答环保技术咨询近300件,为园区企业节约咨询服务费用约6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保资金投入。
探讨排水精细化管理模式,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桂林经开区自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特点,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成立伊始,经开区即确立了打造绿色园区的目标,按照“生态优先、组团布局、联动发展、产城融合”的理念编制完成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打造最绿色园区。
自实施“环保管家”项目以来,园区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水环境承载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对比2021年,2023年洛清江下良村监控断面(经开区下游)氨氮超标天数减少69天,总磷超标天数减少19天,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天数增加53天,洛清江龙溪断面水质呈现逐年好转趋势。
目前,“环保管家”项目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已获评为工信部物联网典型案例,“构建智慧管网”评定为生态环境部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
据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环保管家”服务团队将进一步加强项目设备运维,优化技术服务,强化环境管控,助力园区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环保管家”团队计划推进全过程的协同管控,在对排污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合理建设预处理设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产业绿色改造、污染深度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废水排放减少;进一步研究探讨企业排水精细化管理模式,减缓污水处理厂压力,助力实现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针对园区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将借助本地优势,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咨询会议、现场专项指导等方法,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作为“环保管家”团队中的一员,傅荣幸告诉记者:“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能够成为‘环保管家’的一员我很荣幸,通过这个项目为经开区的绿色发展、为美丽桂林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