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物炭基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河流湖泊污染湿地和水环境修复;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微塑料污染控制研究。
主要成果及奖项:
作为主要成员申报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 U20A20323)“堆肥(或堆肥化)与生物炭联合修复洞庭湖湿地(水稻地)污染土壤的方法及机理究”;
参与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滚动支持项目(No. IRT-13R17)“城市垃圾资源化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No. 2020YFC1807602)“有色金属采选冶聚集区遗留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技术”;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No. 51521006)“湖泊污染湿地修复”;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 51809089)“铁掺杂石墨化多孔磁性生物炭耦合过硫酸盐氧化体系去除水体中雌激素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曾获得湖南大学“桑德环境奖”二等奖、优秀奖;“长江环境”奖学金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