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概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会导致河流水量和水质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也会对依赖水资源的下游用户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海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河北省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作为海河流域的主要覆盖城市,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引起了地区的广泛关注。 本项目通过收集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的社会经济数据、水质和水量监测数据、遥感反演数据、结合水系分布概况、气象统计资料,通过分析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潜在污染状况,同时选取廊坊市具有代表性小流域作为重点研究区域,综合考量水环境容量(EC)、蒸散发(ET)、耗水量、河流生态水量(ES),评价区域水资源现状及目标ET的合理性。通过小流域分析,对未来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模式在研究区域的应用介入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供流域管理单位和受益项目区有关部门参考。
(2)技术优势:常规的水质监测有助于识别出河流污染状况及污染分布情况,但对于针对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来说,单一的水质监测尚不能充分显示出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本项目首先根据海河流域各级水系划分的控制单元,通过在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设置的水质监测点位,获取水环境数据,并依据相关方法分析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水环境现状,结合重要点位的历史资料,判断研究区水环境变化。在三个地市选取的监测点位分布范围比较广,监测时间较长且较全面。 此外,本项目通过与廊坊市等当地环保部门访谈与对接,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开展的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全方位调查和获取廊坊市、唐山市、邢台市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便了解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基于监测数据,本项目在廊坊市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结合EC、ET、ES理论进行分析,实地验证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有助于研究区域未来的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为区域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障及水生态稳定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是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优势。
(3)适用范围:流域监测与评估
(4)市场前景:目前对流域的水环境分析多集中于水质监测,对区域的水资源及水生态方面内容考虑较少,流域水环境除与地表水资源相关,同时与区域耗水量、蒸散发关系密切,综合考量区域降雨量、地表水资源量、耗水量及蒸散发能够厘清流域水资源平衡状况及现状耗水量与目标耗水量之间的差异。本项目首先通过对研究区水环境、水资源综合分析,判断污染现状及实施的水资源水环境管理措施有效性,对研究区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选取代表性小流域,实地评估EC、ET、ES理论的优势,全面分析了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现状,对未来EC、ET、ES理论在更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5)技术详情:根据海河流域水系特点及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目前流域内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地表水资源匮乏;②地下水超采严重;③流域水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 针对海河流域存在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选择河北省廊坊市、唐山市及邢台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及汇总收集数据,构建2019-2021年廊坊市、唐山市及邢台市3年水资源水环境数据库,系统分析区域水环境变化,水资源总量,污染排放量等。通过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座谈,对当地河流的实地考察,围绕国家“水十条”要求和河北省“水十条”要求,深入了解廊坊市、唐山市和邢台市海河流域实施“水十条”任务的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廊坊市、唐山市、邢台市主要控制污染物排放情况、节约保护水资源情况、加强水环境管理情况、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情况等。 在识别出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管理差异后,为了使得研究区未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治理工作,对研究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三个研究区中,廊坊市人均水资源量较低,人、水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基于EC、ET、ES理论在廊坊市选取典型小流域开展水资源平衡分析、耗水量分析尤为重要,基于此,本项目通过计算廊坊市典型小流域的降水量、水资源总量、蒸散发及耗水量等指标,进一步明晰了EC、ET、ES理论实施的必要性。